当前位置: 首页 > 潘彬彬 > 本市信息 > 【智慧带班】教室里的好故事——温州市潘彬彬名班主任工作站第27次研修活动

【智慧带班】教室里的好故事——温州市潘彬彬名班主任工作站第27次研修活动

浏览量:34|发表日期:2025-02-10|来自:

       深秋,意犹未尽;初冬,乍暖还寒。赴一场学习,将积攒的困惑借着切磋学习而消解,想来这是最温暖的事。12月14日,温州市潘彬彬名班主任工作站第27次研修活动在古鳌头学校举行。

      潘彬彬工作室和林颖工作室的三位成员分享了育人案例或育人故事,老师们的“爱”在寻常处,讲述了教室里的“好”故事。

     梅结子老师分享了《巧用妙招 过把“警察”瘾》的育人故事,将班级的特殊事件当作“案发现场”。先利用纸条“缉凶”,利用一张小小的便利贴,在维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,破解班级盗窃案;再把脉“审问”,在人证物证俱全,“嫌犯”却否认一切的情况下,利用把脉的妙招审出“案情”,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,使学生意识到错误。最后“线人”协助,班主任在班级发展自己的“小线人”破获“装病案”,再利用班队课和承诺书进行教育,杜绝班级装病偷懒的习气。

     潘珊珊老师带来了《戴好红领巾》的小故事。她讲述了班内一个总爱丢红领巾的孩子,通过红领巾追根溯源、开设“红领巾借用站”等方式,让孩子发自内心的爱护红领巾。一个看似平凡的教育故事背后,是一个“不平凡”的爱生之心。



     朱诗意老师的育人故事《拥抱迟升的太阳》,关注了班内一个容易情绪失控的孩子,朱老师通过互换书籍拉近了和孩子距离,再利用书中的人物,从聊天过程中慢慢渗透“失败并不可怕”的道理并且借助“六秒停顿法”缓解情绪,鼓励孩子用眼泪、运动法宣泄情绪。



      最后,由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、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渎浦校区执行校长梁世累老师作《例谈基于儿童视角的自我教育通道》专题讲座。梁老师向工作室学员介绍了何为儿童视角、自我教育。他通过分享自己的亲身教学经验告诉老师们,教育要真正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需要,不要透支宽容,让各位老师对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
     特别喜欢听梁特讲故事。每一个故事都充满教育的智慧,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学生的人生经历。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多么重要!我们的教育生涯会遇到很多很多学生,在这个孩子身上体会不到的教育成就,也一定会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实现。但是学生的求学路上遇到的老师却只有那么几个。我们某一天不经意的一句话、一个动作,会深刻印在他们心里。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,走进学生的世界,听一听他们的声音吧!

    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。漫漫育人路,让我们用爱温暖每一个学生,用鼓励去激发每一个孩子,留心教室里 的每一个“好故事”!